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

微软CEO最新对话“AI三巨头”:奥特曼、马斯克、黄仁勋都说了什么?

出品 | 搜狐科技作者 | 梁昌均欢迎来到AI Agent(AI智能体)的世界!在美国当地时间5月19日举办的微软2025Build大会主题演讲中,微软CEO萨提亚·纳德拉宣布,世界已经进入智能体时代,正在见证AI系统如何以全新方式帮助我们解决问题。

出品 | 搜狐科技

作者 | 梁昌均

欢迎来到AI Agent(AI智能体)的世界!

在美国当地时间5月19日举办的微软2025Build大会主题演讲中,微软CEO萨提亚·纳德拉宣布,世界已经进入智能体时代,正在见证AI系统如何以全新方式帮助我们解决问题。

“我们设想的未来,是一个AI智能体能够在个人、组织、团队乃至整个端到端业务流程中协同运作的世界。这个正在成形的互联网新兴愿景,就是一个开放的智能体网络。”

从Copilot 到Agent,微软迅速抓住一波又一波AI应用大浪潮。此次大会,微软展示了具体路径,围绕智能体一口气发布了50 余个新产品/新服务。

这些产品或服务包括全新模型、编程智能体、企业级智能体和借助AI加速科学发现的Microsoft Discovery,并全面拥抱MCP等智能体开放协议,同时在GitHub、Azure AI Foundry和Windows 等平台推出新功能,试图为开发者提供构建智能体的最佳开发阵地。

大会上,纳德拉还分别连线OpenAI CEO奥特曼,特斯拉&xAI CEO马斯克,以及英伟达CEO黄仁勋。为了AI的共同发展目标,这些美国科技巨头们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。

奥特曼:软件工程范式出现转变,模型会更智能、更易用

虽然微软和OpenAI的关系从紧密合作、互相支持,到被频频爆出分手危机,但至少目前双方还未发展到真正要撕破脸的程度。

不过,双方围绕AI应用的竞争赢越来越激烈,就在上周OpenAI发布了编程智能体Codex。这款Agent由o3模型改良的新模型版本codex-1支持,能够并行处理多个开发任务。

此次微软则将GitHub Copilot副驾驶从编程助手进化为智能伙伴,并首次在GitHub平台中推出异步编程智能体。如何看待软件编程的未来?这是纳德拉提出的第一个问题。

展开全文

微软CEO最新对话“AI三巨头”:奥特曼、马斯克、黄仁勋都说了什么?

“我们一直在讨论,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真正的代理式编程体验。让我感到惊讶的是,这一天终于到来了,我认为这是我见过的对编程最大的一次变革。”奥特曼说。

比如,现在开发者可以拥有一个真正的虚拟队友,可以分配任务给它,甚至是越来越复杂的事情,还可以同步发出多个请求,包括修复漏洞、实现新功能、代码问答等。

“这是软件工程的范式转变,这只是一个开始,未来只会变得更好,且会越来越强大。”奥特曼表示,Codex会与GitHub深度集成,支持访问代码库与环境,完成更多惊人的任务。

他认为,这也能让开发者能够保持流畅的工作状态,本质是让程序员的代理以及其他合作者一起工作,从而让整个开发流程和生命周期变得更加快速。

对于模型发展路线图,奥特曼认为,未来模型将继续变得更智能。“但我认为最令人兴奋的是,这些模型将变得更加易于使用,不需手动选择模型,它会自动做出正确的选择,变得更加可靠,可以更加信任它们。”

同时,他认为,模型未来会有更多功能,比如多模态、出色的工具使用和集成,从而会越来越接近“开箱即用”的状态,包括对话、完成复杂的代理式编程任务等。“我认为,人们会对我们在这些方向上取得的快速进展感到惊讶。”

谈及企业级智能体的未来发展,奥特曼表示,最大挑战是技术迭代速度和变化。过去一两年的变化已翻天覆地,未来两年会更甚,人们会根据模型能力的巨大提升来构建产品和软件。

“真正拥抱这些新工具和新工作流程是非常重要的,历史上我们很少看到这样的技术变革,但每次出现时,尽早全力以赴地拥抱变革,总是会得到最多的收获。”奥特曼说。

马斯克:AI模型的第一性原理是必须遵循物理定律

这次大会,微软还宣布将马斯克旗下xAI公司开发的Grok系列模型集成到微软Azure AI Foundry平台,包括今年2月发布的第三代旗舰模型Grok 3及其轻量级版本Grok 3 mini。

在与纳德拉的交流中,马斯克分享了研发Grok模型的研发哲学,并透露Grok 3.5即将发布。他表示,Grok的核心是试图从第一性原理进行推理,也就是将物理学工具应用于思考。

微软CEO最新对话“AI三巨头”:奥特曼、马斯克、黄仁勋都说了什么?

“在物理学中,如果违反了能量守恒或动量守恒,要么会获得诺贝尔奖,要么你就是错的,且几乎肯定错了。”马斯克表示,Grok 3.5的重点是找到物理学的基本原理,并将这些工具应用于所有推理过程,努力以最小的误差追求真理。

“你们团队的第一性原理方法非常好。”纳德拉同样认为,从某种意义上说,破解智能的物理学原理可能能够实现大规模使用AI的真正目标。

不过,马斯克也表示,这总会出现一些错误,要承认这些错误,并随着时间推移进行改进将其最小化。

“我认为这对AI的安全性至关重要,我对此思考了很久,最终结论是,古老的格言诚为上策(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)确实非常正确。”

提及和微软的合作,马斯克表示非常期待开发者的反馈,并提出改进建议。“我们希望Grok能够让开发者感到兴奋,让他们的反馈被听到,Grok在不断改进并满足他们的需求。”

对于纳德拉提出的如何将Grok部署于特斯拉、SpaceX等业务,马斯克表示,对AI模型来说,与现实世界保持一致至关重要,比如遵循物理定律。

“我们应该遵守人类制定的法律,有人会违反,但我从未见过有人能违反物理定律。”马斯克认为,对任何AI来说,将其与现实世界进行对比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现实世界是物理定律的体现。

比如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安全、正确地驾驶,人形机器人Optimus需要完成它被分配的任务。这些事情对确保模型真实、准确非常重要,必须遵循物理定律。

“这实际上可能被忽视了,或者至少没有被足够多地讨论,那就是真正的智能,必须做出与现实世界相符的预测。换句话说,就是要遵循物理学。”

马斯克介绍称,目前Grok在客户服务方面有很大帮助,在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问题解决方面,Grok在SpaceX和特斯拉中已做得相当不错,未来将开放给更多企业。

黄仁勋:两年40倍的技术提升,需要软硬件协同创新

微软搭建智能体应用的基础是大规模的AI基础设施建设,此次大会纳德拉也连线了黄仁勋。黄仁勋为纳德拉签名的英伟达最新系列芯片GB200,即将在微软Azure大规模投产。

“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智能,这一切都归结为每美元、每瓦特生产的token,这才是最终能够帮助世界繁荣的关键因素。”纳德拉说。

微软CEO最新对话“AI三巨头”:奥特曼、马斯克、黄仁勋都说了什么?

刚在台北电脑展发表演讲的黄仁勋则在对话中回顾起和微软的合作——两年前英伟达在Azure上合作推出了世界上最大的AI超级计算机,而现在正在全面投产Grace Blackwell。

“我们对整个计算堆栈进行了创新,这是计算方式的巨大变化。”黄仁勋提到,处理器、NVLink都发生了变化,从而能扩展更大的计算节点,并能通过快速连接使Grace和 Blackwell协同工作。

他表示,所有这些与新的CUDA算法、新的模型以及与Azure等AI基础设施相结合,共同实现了比Hopper快40倍的速度提升。“这仅仅用了两年时间,简直令人难以置信。”

纳德拉表示,这种彼此之间创新的复合效应,共同推动了发展,两家公司之间光速般的执行力也是推动这种创新的方式。比如,微软涵盖了英伟达所有产品系列,以及新一代产品。

“这是我们两家公司超链接般的疯狂执行力。事实上,当技术每一代都在以40倍的速度发展,并且每两年就有40倍的提升时,确实希望每年都能升级,而不想每四年才升级一次。”

黄仁勋表示,这需要创新,并且每年都能整合新的数据中心、新的计算机架构,去构建巨大的AI工厂。“对我们两家公司来说,每年都创新是一个挑战,但好处是巨大的。”

当然,这除了硬件创新,还需要软件的创新。对于软件带来的复合效应,黄仁勋认为,这关于计算架构的稳定性、可编程性以及丰富的生态系统,因此从Pascal到Ampere,再到Hopper、Blackwell,英伟达的所有软件架构都可兼容。

“开发者愿意为CUDA生态系统投入,其安装基数庞大,工具链成熟。尽管我们每年推出新硬件,但软件生态的稳定性确保了开发者和客户的长期投资价值。”

纳德拉提到,微软能够利用这些软件进展发挥作用。“我认为人们不了解的是,即使是几年前发货的产品,依然能从软件进步中获益,且持续不断。”

“CUDA 的一个好处是安装基础庞大,另一个好处是,它是一种加速架构,同时对繁重的工作负载来说相当通用。”黄仁勋表示,随着GPU和模型转向Blackwell,仍会比通用计算快几个数量级,可以更好加速工作负载。

纳德拉表示,要想真正加速工作负载,继续在硬件和软件边界上创新,真正让复合效应体现出来。对话最后,双方还互相进行了商业“吹捧”。“这是最好的时代,而更好的时代正在到来。”黄仁勋表示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uyuchen.com/19692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